這幾天有關小一派位的新聞不少,但相信最「觸目」的,可算是「垃圾學校論」了。大家都會驚訝,一個約六歲的小孩,怎樣竟然批評一些學校是垃圾。當然最終都明白到一定是「家教」的問題了。耳濡目染之下,才會批評得如此流暢、自然。
相信「正常人」都不會去研究甚麼「垃圾學校」的,但用甚麼基準來界定一間學校的好與不好呢?其實不單是學校,就算其他事物,似乎很多人都不會用甚麼基準去衡量,但卻會簡單地二分好與壞。記得曾與一個任職銀行顧客服務的朋友閒談,他的工作包括銷售證券及衍生產品的。我當時想起報紙上的一個ELI產品,於是問他意見。可惜我得到的答案非常簡單,就是:「好!」追問之下,解釋是:「總之有得賺啦!」。對比「師奶股神」裏商天娥與一班「師奶」所解釋更還欠專業。
在網上的討論區,如有人問到某間學校怎樣,最普遍的答案,亦是:「好。」,又或:「聽講唔好。」。如果有人追問甚麼東西好,多數都沒有答案。至於不好的,反而會有一兩個故事來證實。
不過最近幾天亦見到另一個訪問,被訪者的兒子在小一派位的第二階段中,抽中一間很多家長夢寐以求的超級著名英文小學。提到感想,被訪者當然答很高興啦,還說很喜歡這間學校的教學方法。聽到這個解釋,嚇了一跳,因為真想不到有人喜歡這種教學方式的,反而覺得聽到人家是因為知名度高而認為好的解釋更易接受。不過想深一層,可能這種教學方式真的適合其子女呢?!
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了一個事實,是現在尚餘的高知名度津小(很多知名度高的已轉為直資或私校),差不多全都實行一種高壓方式來教學,目的當然是汰弱留強。簡單來說,就是會用教得極快、極深、極多功課的政策,務求找出可以在這種環境下仍然生存的「高質素」學生。而未能跟上的,會有老師與家長跟進。跟進的意思,當然是要求家長自己想辦法加強子女的實力,無計可施的話就請你找另一間「更好」的學校了。試問每天十至十二樣功課、每星期多種默書測驗、教高一至兩級的課本,這種教學方式,一般的學生又怎可生存呢?被淘汰的不單是能力不及的,更有的是不適合該種傳統教學模式的高質素學生。
所以如果大抽獎時未能進入一間夢想的學校,也可以開始計劃怎樣在升小二時叩門,聽說離校的學生多的是。甚至在升小三、小四都還有機會的。曾經在網上聽說有人因為子女入了這類學校不過一年,結果卻是母親及小朋友都要由心理醫生跟進。
有家長知道這個「事實」後,便會想到不如找間知名度低的。可惜在朋友的口中,也聽說有不少知名度較低的,為求「上位」,又或者避免被殺校,也實行了同樣的政策,而且還因此得到口碑呢!因為亦有不少家長相信,「谷」=「好」這個方程式。但這些現象,某程度上亦是政府的教育政策引致的,要避免也不易。
自己認為好的學校,是一間適合子女程度及性格,校長老師有教學熱誠及抱負的學校。不同學校會用不同的教學方法,對一些人是好的但未必對其他人也好。自己就不想子女做功課做到怕,失去學習興趣,惟有多做功夫,找出一些雖然沒有最高的知名度,但配合到性格及能力的學校。可惜就算找到這樣的學校,卻亦會受制於講求關係及運氣的派位方法,能否成功入讀,還是未知之數!或許還是要寄望於以實力來考取的直資及私校吧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